如何建設卓越的高校后勤企業文化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模式從經驗型的管理向文化力層面飛躍,從過去的生產現場組織到以人為本、以文化力推動生產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并最終推動企業的發展,這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潮流。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后勤服務規范化建設的不斷完善,經營管理優質化標準的不斷健全,使高校后勤對以文化力推動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文章結合后勤企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共性并分析其個性談談如何建立卓越的高校后勤企業文化。
【關鍵詞】卓越;高校后勤;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是企業信奉并附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經營思想、服務理念、團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結合。
管理學家德魯克說:“管理不光是一門學問,還應該是一種文化。”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對社會公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構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后勤實體作為企業同社會其他企業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這里可以把高校后勤企業文化概括為:高校后勤員工在我國改革開放這一社會條件下,特別是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在“三服務、兩育人”宗旨的指導下,通過服務育人的實踐和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它包括后勤員工所認可和遵循的規章制度、管理方式、道德標準、行為規范、價值標準、基本信念以及后勤形象等等。
二、建設卓越的高校后勤企業文化的必要性
“無形的比有形的重要、軟件比硬件重要”,這就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企業文化作為人類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企業帶來了有形的和無形的、經濟的和社會的效益。隨著高校后勤成立注冊公司等同市場經濟接軌實體,已經按現代企業制度的模式運作。同樣面臨著如何增強競爭力,尤其是核心競爭力等問題。作為金字塔頂端的高等院校要在教育改革中立于不敗之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輸送合格人才,領先知識前沿是其重要條件。后勤作為高校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增強高校后勤實體自身的競爭力等新問題將被越來越多的高校后勤人所關注。因此,研究文化力對高校后勤企業實現“三服務、兩育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各地方高校也結合各自的特點對高校后勤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改革,形成了各種模式的高校后勤實體,并無處不滲透著企業文化的內容,但在這些后勤實體中企業文化建設還不夠系統和完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總結和發展。
作為管理者所形成的一個領導集體,最重要的是為企業建設一套成功的價值觀,并且讓每個員工都知道企業把什么看成是最有價值的。高校后勤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領導主張什么?維護什么?鼓勵什么?反對什么?深深的影響著后勤企業文化建設。領導班子應把團結協作視為企業建設重點,把整體的積極配合作為企業協調發展的關鍵,把領導就是服務確立為企業開拓創新的基礎。特別是各個部門負責人的個人雷厲風行的作風、勇于爭先的精神、求實認真的態度、誠實可信的為人等風格融入企業管理之后,便形成了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都會對企業文化建設形成必然的影響。
因此就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應該是抓好后勤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部門負責人的責任感,形成強大的感召力,形成文明經營、規范管理、優質服務和創新高效有機結合的高校后勤企業文化,最終達到“服務育人”的目標。
(二)建設卓越的后勤企業文化應提高后勤精神和團隊意識的向心力
一個企業有無競爭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企業的內在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就是一種團隊精神。如“服務到永遠”體現了當代海爾的企業文化精神。高校后勤作為高校后勤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延續和擴展,其精神是在為所在單位主體工作服務過程中后勤職工所表現出來的工作狀態和精神風貌,也是后勤企業外樹形象、內聚人心、團結向上、提高整體戰斗力的精神食糧。
近年來各高校狠抓教學質量、師德師風、和學風建設,學校建設向前邁進,教師敬業,學生勤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科研水平逐步提升,校園文化不斷的發展的情況下。給后勤工作和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對于后勤這樣一支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的粗放型服務經營隊伍來說,并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充足的精神食糧作為支柱,那就是用“服務教學、自強不息、勤奮踏實、明禮誠信、優質高效”作為 “后勤人”的團隊意識。促使企業在以教學為中心、為廣大師生提供后勤服務的過程中,加強內部管理,增強活力,始終把后勤團隊精神建設放在重要地位,使后勤人靠“爭先創優、務實創新”的精神,在服務育人精神的促進下夯實基礎、展現風采,為高校的發展壯大提供優質的后勤保障和協調的文化氛圍
(三)建設卓越的后勤企業文化需增強優秀職業道德的凝聚力
職業道德是某一種職業在從業活動中所應遵守的道德,是企業文化的公認標準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提倡和加強責任、敬業和守信的教育。在高校后勤,誠信是后勤優質服務的基本素質,也是后勤文化的根基,良好而深厚的后勤文化必然植根于一以貫之的誠信品格。而責任,包括對社會、學校、學生、員工的責任,就是通過后勤企業文化來體現的。
健康向上的后勤職業道德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后勤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可靠保證。高校后勤企業肩負著“三服務兩育人”的重任,關系著廣大師生的吃、用、住、行等生活服務和管理,要靠后勤人的力量、能力、水平,特別是要靠后勤人的道德水準和道德情操。然而當前后勤職業道德建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職工還存在雇傭思想,主人翁意識不強,服務、育人觀念淡薄;有的職工受拜金主義的影響,不能正確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這些行為損害了后勤管理、服務育人的形象,帶來了不良影響。
因此,當前必須要提高對加強后勤職業道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以加強對職工愛崗、敬業和質量、服務意識的教育;以倡導“三服務兩育人”的后勤職業道德為準則,引導后勤實體和職工樹立信譽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師生第一的經營理念和服務意識;以追求安全、優質、高效、規范為工作目標,達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四)建設卓越的后勤企業文化中更應注重強化企業形象和素質建設的輻射力
后勤企業工作的延深和擴展,既不同于高校系統的其它職能部門,又有別于社會企業的管理模式,但應借鑒有關單位的成功做法,探索新的路子。圍繞后勤企業實際,樹立以人為本思想,把教育引導與自我創新結合起來,積極投身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通過參與高校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一方面可以陶冶職工情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還能使企業文化滲透到校園文化之中,并為廣大師生認同與接受,再通過學生流向社會,進而擴大高校后勤企業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同時,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還要注重行業和企業的特殊性,力求有所為有所不為,不管是企業的物質文化層面、精神文化層面,還是制度文化層面,都應鮮明展現以社會效益為主的指導思想,使高校后勤企業的服務與管理都要有力體現出人文關懷,立足校內,服務社會,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優勢,形成高校與高校后勤的同步共進。打造“關愛后勤”、“溫馨后勤”、“服務后勤”、“人文后勤”的品牌企業形象,這既是后勤企業文化的特色,也是為廣大師生員工創造一個安全、文明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并使之逐步形成團結、祥和、奮進的校園人文氛圍。
總之,后勤企業文化是是后勤企業經營服務的軟環境,這個軟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勤能否勝任高校